秘密立储是雍正吃尽苦头后,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来的,这一制度的确很好地杜绝了太子之争恩秘密。

为什么说是雍正吃尽苦头换来的?这要从清朝立储制度说起恩秘密。清朝从边疆少数民族崛起,文化相对落后,现任君王一般生前不立储君,死后由贵族公推储君。到了康熙朝,康熙受汉文化影响,生前立了储君,采取的是中原王朝的“嫡长子继承制”。但是康熙对“嫡长子继承制”了解不深,立太子后,配套制度没跟上,出现了太子过度分皇权现象,于是康熙废了太子,结果储位空虚,导致了九子夺嫡,闹得他身心俱疲。为了避免皇子们继续争夺储君之位,康熙无奈决定默定储君。

默定储君只有康熙自己知道,他必须选一个恰当时机公布默定人选,也可能是康熙认为的恰当时机没有出现,康熙到死也没有当众公布继承人是谁恩秘密。这就给雍正带来困扰。雍正继位,终其一朝都在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。他把自己的年号定为雍正,意思是雍亲王得位正当。

坊间传闻很多,说雍正得位不正,有说雍正把诏书中传位于十四子改成四子,有说康熙喝了雍正的参汤毒发身亡,雍正篡位,还有说康熙病重,让隆科多传十四阿哥回京继位,隆科多把圣旨昧下,拥立雍正继位恩秘密。种种版本不一而终,雍正有口难辩。

雍正朝著名的曾静案爆发,雍正没杀他,而是亲自写了一本书《大义觉迷录》,让曾静全国巡讲,意在为自己洗白,没想到老百姓好奇,只听故事不听辩白,把雍正的辩白当真事讲,并添油加醋,使雍正篡位之说流传更广恩秘密。按理说雍正也是政治老手,不该出此昏招,实在是舆论压力大,雍正百口莫辩,无计可施。

为了避免储位之争,雍正吸取了康熙的经验教训,把康熙的默定储君继承下来,把康熙没有解决的公布储君人选的时间确定下来恩秘密。老皇帝选定好储君,拟好遗诏,一式两份,一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,一份带在皇帝身上,老皇帝驾崩,拿出遗诏,新皇帝继位。

真正落实秘密立储制的就三位皇帝,一个是雍正自己,一个是嘉庆,还有一个是道光,从实际情况看,确实避免了太子之争,实现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恩秘密。

互关互动恩秘密,互利共赢!